6月25日,第十八屆高工鋰電產業(yè)峰會在常州金壇盛大舉行,此次峰會主題為“產業(yè)鏈格局重整 全場景應用共振”。鋰電行業(yè)正站在全場景需求爆發(fā)與技術迭代的歷史交匯點。
當電動重卡穿梭于干線物流,兩輪車馳騁在城市街巷,固態(tài)電池叩響下一代技術大門,鋰電池的應用邊界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拓展。
在制造端,傳統(tǒng)工藝的效率天花板日益凸顯。長達百米的熱風烘箱、耗時數小時的干燥流程、占電池生產15%能耗的烘烤環(huán)節(jié),正成為行業(yè)降本增效的 “攔路虎”;極耳焊接的多道工序、動輒數十秒的操作時間,也讓快充電池的量產面臨工藝瓶頸。
作為鋰電烘烤裝備領域的全球頭部供應商,時代高科研究院院長楊毅博士發(fā)表“真空干燥系統(tǒng)進展,從大圓柱到固態(tài)電池”主題演講:
楊博士首先介紹了大圓柱高產能需求下的設備結構變化。從生產線的角度,單線產能的需求越來越高,從早期的30ppm,到目前普遍的100ppm以上,一些新的產線產能要求已經接近200ppm。設備結構上加熱方式的變革首當其沖。
同時,單體烘箱電池生產線呈現出高速、高產能的發(fā)展趨勢,在電池烘烤工藝趨于極限的背景下,單體烘箱結構多層化,腔體增大,以提升單線產能,批次烘烤電池數量增加。單體烘箱的單位空間,已由過去的1m³左右達到目前的10m3或以上,與此同時帶來烘箱局部結構的優(yōu)化,如烘箱密封門等關鍵部件的革新;并促進與之匹配的腔體加工技術如:焊接技術、真空技術及溫控技術的不斷提升。
還要求調度每批次電池數量、體積、容量等不斷增大;高速的上下料需求使得每次抓取的圓柱電芯數量不斷增加,從單個抓取到目前的40個同時抓取。時代高科大圓柱電池高速產線設備均能滿足以上需求。
全固態(tài)電池方面,時代高科提出,全固態(tài)電池的生產工藝中,干燥工藝不會取消,反而要求會更高。行業(yè)普遍認為,全固態(tài)產線中干燥工序會前置,即專注于粉體和極片/極卷烘烤,電芯烘烤可能會走向淘汰。同時對于干燥提出高速、高真空度、高除水率的要求,還需要額外考慮的是環(huán)境的影響,材料特性特別是毒性、腐蝕性等的影響。
此外,干燥過程中有必要對干燥物料施加一定的拘束條件,防止其宏觀和微觀的變形。
對此,時代高科所提出的解決方案,主要為使用二極管激光器干燥進行對流烘箱干燥的低成本、環(huán)保替代。通過激光加熱對固態(tài)電池極卷進行面加熱,疊加紅外測溫方式,進行多點測溫。目前已經在真空常壓環(huán)境進行測試實驗,效果良好。
掃描二維碼
獲取最新動態(tài)